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狀、診斷與評估  重點整理

請尊重著作權,抄襲從事營利行為者追究法律責任

壹、精神疾病的病因

一生物層面

1.遺傳

家族研究family risk studies)顯示:

(1)罹病率的ㄧ致性:同卵雙胞胎>異卵雙胞胎

(2)領養後的罹病率:同卵雙胞胎,一致性高達50

(3)思覺失調症的罹病率:同卵>父母皆SCZ>異卵

⑷躁鬱症遺傳機率最高

2.生化

思覺失調症

中樞的多巴胺(dopamine)與血清素(serotonin)活性過高有關。

憂鬱症

中樞的DAN.E兒茶酚胺類與血清素(serotonin)的功能過低有關。

躁症

中樞的DAN.E兒茶酚胺類與血清素(serotonin)的功能過高有關。

焦慮症

中樞的GABA活性低N.E.活性過高有關。

阿茲海默症

中樞的乙醯膽鹼功能過低有關。

強迫症

血清素(serotonin)活性高低失調有關。

 

二心理層面

()精神分析論(心因性病因論)-佛洛依德(Freud

1.人格結構說

特點

本我(Id)

自我(ego)

超我(superego)

發展年齡

與生俱來

幼兒期(6M-3Y)

建立在成長過程

意識層面

潛意識

意識(大部分)、潛意識

意識、潛意識(大部份)

思考方式

原發

續發

續發

遵循原則

享樂原則_

現實原則

道德原則

2.本能說

人的行為受潛意識的影響最大,取決於潛意識的本能包括求生、攻擊、性及死的本能

3.自我防衛機轉

(1)種類

機    轉

定    義

實    例

補償作用

彌補缺損。

「矮小→穿高跟鞋」。

否定作用

拒絕接受令人痛苦之事件

「掩耳盜鈴」、「看恐怖電影→閉眼睛」。

取代

 

將無法被接受的需求,轉為可接受的。

戒菸的人,改吃口香糖轉移抽菸的慾望。

昇華作用

將不被接受的衝動,轉成能被接受的行為。(較成熟)

「殺人衝動→外科醫師」。

轉移作用

將對某人的情感,轉到其他的目標上。

「被老闆罵→罵老婆」、「愛屋及烏」。

轉化作用

將內在的焦慮,由身體症狀表達

「害怕考試→手麻痺」(用症狀來避免面對焦慮)

解離作用

使人格、記憶均改變。

忘記自己是誰」。

隔離作用

將不被自己接受的感受,從意識中隔開。

月經→「大姨媽」。(使用代名詞減少焦慮感)

仿同作用

選擇性的模仿他人。

「東施效顰」。

內射作用/內化作用

將他人的思考,變成自己的一部份

「自殺」、憂鬱症

()射作用

將自己的想法,說成是別人的想法。

「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妄想」、「幻覺」

合理化作用

以自認為合理的解釋,來解釋自己的行為

「酸葡萄、甜檸檬」、「傻人有傻福」。(找理由安慰自己)

反向作用

將自己的情感,用相反的態度與行為表達出來

「此地無銀三百兩」、「口蜜腹劍」、「躁症」(說相反的話)

退化作用

遇到挫折時,以幼稚的行為來反應。

「尿床」。

壓抑作用

在意識層面,故意不要去想起痛苦的回憶。

「不去想它」

潛抑作用

在潛意識層面,把不接受的事,放到潛意識中

「忘得一乾二淨」

抵消作用

用行為來去除不舒服的感覺。

「說錯話→吐舌頭」、「強迫症→一直洗手」(做動作減少焦慮感)

(2)心理防衛機轉與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

常使用的心理防衛機轉

妄想症

否定、外射、合理化

躁症

否定、反向

鬱症

內射

強迫症

抵消

轉化症

否定、潛抑、轉化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隔離

酒癮

否認、外射、合理化、解離

5.人格發展:心性發展理論

強調兒童早期對人格影響重大,認為人格發展大部分在出生後的5年形成,若幼年人格發展有挫折→成年精神疾病的潛在因素

分  期

重         點

相    關    問    題

口慾期

0--1

1.焦點在口腔。

2.發展信任感。

太少滿足:憂鬱症、妄想症、思覺失調症

肛門期

1--3

1.焦點在肛門

2.訓練大小便。

太嚴苛肛門性格強迫型人格)、潔癖。

性蕾期

3-6

1.焦點在生殖器官

2.有性別觀念。

 

1.依戀情結,發展性別認同可解決此焦慮。

(1)男孩:戀母情結→閹割焦慮。

(2)女孩:戀父情結→陽具羨慕。

2.發展障礙:同性戀、焦慮症。

 

()社會心理發展理論-艾瑞克森(Erikson

生 命 分 期

正向結果

負向結果

嬰兒期(0-1歲)

信任感

不信任感

幼兒期(1-3歲)

自主/自律

羞恥、懷疑

學齡前期(3-6歲)

進取性

罪惡感

學齡期(6-12歲)

勤勉性

自卑感

青春期12-20歲)

自我認同

角色混淆

青年期(20-40歲)/成年早期

親密關係

孤立感

中年期(40-65歲)/空巢期

生產奉獻

停滯感

老年期(65歲↑)

自我統整

絕望

()行為論(刺激-反應)-華生、巴夫洛夫、史金納

認為人的行為是受環境影響學習而來的,偏差行為是學習到不適應的行為強調可運用學習理論來修正偏差行為;例如:憂鬱症是學到所謂的「習得的無助論」

()認知論(刺激-認知-反應)- 艾利斯(Ellis)、貝克(Beck)

認為人類負面想法會導致情緒和行為困擾,認知治療重點在幫助個案認清其非理性的想法。例如:憂鬱症有「錯誤的認知解釋」、「負面思考」、「不切實際期待」

()家庭理論

指家庭整體的相關問題,而導致出現SCZ的成員。

1.束縛矛盾理論(double bind communication)雙重束縛的溝通給予子女矛盾、相反的訊息→子女左右為難→影響判斷力→自我薄弱。

2.高情感表露(High express emotionHEE)父母的情緒為嚴苛批評與敵意、過度干涉、過度保護與擔憂→影響疾病復原及再復發率比較高

3.代罪羔羊說:父母兄弟姊妹將生活中不滿的情緒→投射、轉移→發洩到弱勢的個案身上。

()人際關係理論-沙利文(Sullivan)

1.指精神疾病的病因,來自早年經歷痛苦的親子關係

2.與重要他人的互動(母親)→了解自己是「壞我」→「非我」→低自尊、退化、自閉、焦慮→發病。

 

三多面向的病因模式(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指精神疾病是由生物、心理、社會三個因素造成的,而且這三個的病因並非各自獨立,而是互相影響精神疾病的發病通常無明確可辨的病因,但依照病因發生的順序,可分為:

()潛在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

發病前即存在的因素,與發病時間相距非常遠造成個人對疾病的易感性,遺傳人格子宮內環境幼兒期的生長環境和教養方式、幼小時父母離婚

()誘發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

在疾病發作前不久的壓力事件,如聯考失敗、失戀、失業、生產等。

()續存因素Perpetuating/Maintaining factor

疾病發作後,使病情持續惡化的因素,如遭家屬遺棄、不遵從醫囑、過度保護的照顧者、缺乏病識感、家人照顧態度

 

貳、精神疾患的症狀

意識障礙

症 狀 描 述

徵                象

嗜睡

易進入睡眠狀態,只有簡單的語言反應,身體反射少

譫妄

混亂、定向感障礙,伴隨錯覺及幻覺的發生。

 

情感障礙

症 狀 描 述

徵                象

易變情感

情感改變迅速,在短時間內從一種狀態變換到另一種極端表現,如大笑→大哭

情感平淡

沒有喜怒哀樂的表情,臉部肌肉固定不動

不恰當的情感

情感表現與外界情境極不協調,如喜宴→大哭。

焦慮

1.飄浮性焦慮

2.期待性焦慮

 

無緣無故出現焦慮的現象

對未來的事情感到焦慮。

恐慌(panic)

極度的不安、恐怖感,覺得面臨死亡。

矛盾情緒(ambivalence)

對事物有相反情緒,如「又愛又恨」

 

思考障礙

症 狀 描 述

徵                象

意念飛躍

(Flight of Ideas)

聯想及說話速度快,如「我今天去逛街時看到好多漂亮衣服!我很喜歡到處旅行,國內許多大工程都是我介紹的‥.

思考中斷

想到一半突然中斷→話說就停下來,不知要說些什麼

聯想鬆弛

談話內容一段一段間,缺乏連貫性→說話連接失當,嚴重時會答非所問、語無倫次、沙拉語。

沙拉語

將毫不相關的字詞湊在一起,如「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麵包愛情,怕痛死」。

新語症

自創的新字或新詞,「女男」。

說話繞圈

過分詳細描述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最後才回歸主題

延續症

對不同的問題,都做相同的回答,如問「你家幾個人?」→答「五個人」,問「家裡有哪些人?」→答「五個人」

音韻聯接

語言中的字句以同音字來聯接,如「你早,早安,安全,全部

妄想

(De1usion)

對現實環境做了錯誤的推論或解釋,並且深信不疑

誇大妄想

誇大自己的重要性、身分地位,如「張天師轉世,唸咒語就能治病」。

被害妄想

相信別人要加害他,如有人在食物裡下毒。

關係妄想

相信周圍發生的事和自己有關,如電視報導的內容是在指自己

被控制妄想

相信自己被某種外界的力量控制,如認為自己被電波所控制。

思維插入

相信她腦中的想法並非他自己的,而是外界將這些想法植入腦中

思維廣播

 

相信別人都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如收音機將想法廣播出來、腦中有廣播雷達

思維退縮

相信有人將其腦中的想法拿走。

嫉妒妄想

相信自己的配偶有外遇。

罪惡妄想

相信自己犯下滔天大罪,罪該萬死。

色情妄想

相信別人愛上他,想要跟他結婚

宗教妄想

不尋常地相信某些宗教信念,如堅信自己是神的使者

身體妄想

對身體有錯誤感覺,如自己有癌症、小矮人住在手掌心。

虛無妄想

相信世界是不的存在的,如自己某器官已不存在、世界已經滅亡。

強迫思考

存在一些念頭,無法消除,如開車時ㄧ直想著會撞車。

慮病思考

過度擔心自己患有疾病,不相信檢驗報告,常病態的到處看病。

恐懼症

對某特殊情境、事物有不合理的畏懼,如懼高症、懼曠症。

 

動作行為障礙

症狀描述

徵                象

回音言語

重複模仿別人的說話,如問「你幾歲?」回答「你幾歲?」。

回音動作

重複模仿別人的動作,如別人敬禮,也跟著敬禮。

刻板動作

重複同樣的動作或言語;若有其特殊意義,稱作作態

作態行為

重複某種有意義的行為,如重複做打招呼的手勢。

強迫行為

無法控制的重複自厭性動作,如重複洗手洗到紅腫脫皮

阻抗行為

做相對抗的行為,如要他往前他卻往後。

蠟樣屈曲

經外力的塑造,長時間維持某種姿勢。

奇異行為

令人不解的奇怪行為,如當眾下跪膜拜、走三步退ㄧ步

 

知覺障礙

症狀描述

徵                象

錯覺

外界有刺激,但產生錯誤的判斷及解釋,如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幻覺

1.聽幻覺

2.視幻覺

3.嗅幻覺

4.味幻覺

5.觸幻覺

6.身體幻覺

外界沒有刺激,但產生知覺

如外界靜悄悄,卻可以聽到說話聲

如牆上沒有東西,卻看到許多毛毛蟲。

如聞到燒焦味,但別人都沒聞到。

如舌頭感到有苦味

如皮膚表面有蟲在爬的感覺。

如胃裂開成兩個、腦內在滴血

自我感喪失

覺得自己不像自己,例如:看到鏡中的影像覺得不是自己。

失真感

覺得環境不是真的,是在演戲或夢中,有時會覺得周圍的環境都變了形狀

 

六記憶障礙

種          類

評     估     方    法

心因性失憶症

通常與重大心理壓力事件有關,選擇性的記憶喪失;例如離婚後忘記配偶的名字、解離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器質性失憶症

腦部病變引起,例如失智症、長期酗酒

虛談現象

以不實的虛假內容來填補忘掉的記憶,常見於失智症

 

七智能障礙

簡稱為JOMAC;智力功能障礙是器質性腦病的特徵

種   類

意義及檢測

判斷力 J

對現實情境評估與反應之適切性,詢問有關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並請病人做判斷。例如:「撿到一封寫好收信人姓名住址、貼好郵票的信,你會怎麼樣?

定向感 O

對人、時、地的正確認知程度,定向感障礙主要見於譫妄、失智病人。例如:「這人是誰?」、「現在是什麼時候?」、「這是什麼地方?

記憶力 M

1.立即

2.近期

 

3.遠期

 

對立即性訊息的記憶,例如請病人背誦或數數字

最近(24-48小時內)事情的記憶,例如請病人複誦15分前請他背誦的三樣事物、「今天早上吃些什麼?

對很久以前的記憶,例如「讀哪一所國小?」、「家中電話、地址?」

抽象思考力 A

對抽象概念及隱喻之瞭解程度

1.解釋抽象成語,如:「泥菩薩過江」。

2.做比較,例如:「貓和狗有何不同?」

計算力 C

10075次」(也可評估注意力立即記憶力)

基本常識 C

「現任總統是誰?」、「最近有什麼重大新聞?」。

 

八病識感

評估方式:「你為何住院?」「你為什麼決定來醫院就醫?」「你對醫師的處方藥看法如何?」

病識感

徵象

覺得自己有症狀

知道自己病因

覺得自己需要治療

無病識感

不承認自己有疾病。

部分病識感

知道自己狀況不對,卻做錯誤的歸因

理智型病識感

瞭解自己病因,但缺乏治療動機。

情感型病識感

瞭解自己病因且能接受及配合治療

 

參、精神疾病的評估及分類

評估的原則

()持續不斷的評估,從第一次與病人接觸到治療性人際關係的結束均在進行

()不但要只注意異常部份,正常的部份也要顧及

()依輕重緩急收集資料,如:沉默、疑心重→可先與家屬會談收集資料;大吵大鬧有攻擊性行為→先處理行為問題再收集資料。

()個案是護理評估的首要對象,若無法提供完整資料時,須由家屬、同學、鄰居、朋友、其他工作人員、測驗結果或舊病歷等

()護理人員應增加自我瞭解了解自己的情緒、看法及價值觀,避免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盡量保持評估的客觀性。

()以系統性方式收集完整資料

 

二精神衛生護理的五大層面評估

層面

評估內容

身體層面

外觀、身體心像、營養、睡眠、排泄、身體健康狀態

情緒層面

情緒、情感

智能層面

意識、知覺、認知(JOMAC)思考過程及內容、語言、行為、病識感

社會層面

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角色功能、支持系統、休閒活動、文化或環境的影響

靈性層面

人生觀、宗教信仰、自我超越感、自我改變

 

文章標籤

凌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