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排泄的需要
請尊重著作權
壹、排尿生理機轉及影響
一解剖構造
(一)腎臟:製造尿液速度1-2cc/min,約30-60cc/hr。
(二)膀胱:300cc尿液有尿意感,壓力180 mmH2O。
(三)尿道:男性6-8吋,女性1.5-2吋。
二排尿作用
(一)反射中樞:S2~S4。
(二)大腦皮質支配:控制外括約肌收縮(未解尿時)或鬆弛(解尿時)。
(三)副交感神經: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擴張(有尿意時)。
三影響正常排尿的因素
(一)嬰幼兒:排尿是一種反射動作,不受意志控制。
(二)飲食
1.利尿:咖啡、茶、酒精、多喝水、西瓜。
2.液體滯留:鹽分較高的食物。
(三)心理因素
1.緊張:想解尿。
2.缺乏隱密:解不出尿。
(四)藥物
1.促使排尿:利尿劑、膽鹼激素。
2.抑制排尿:止痛劑、麻醉劑、鎮痛劑、Aldosteron、類固醇、Atropine。
(五)手術後疼痛→尿瀦留。
(六)ADH
1.酒精、咖啡因、寒冷→↓ADH→尿量↑。
2.情緒、外傷、出血、疼痛、麻醉→↑ADH→尿量↓。
(七)長期插尿管→膀胱張力消失,無法控制排尿。
(八)Estogen↓→骨盆腔肌肉張力消失→壓力性失禁。
四排尿功能障礙的種類
名詞 |
定義 |
1.無尿(auria) |
<50c.c. /天. |
2.閉尿(supression urine) |
<100c.c./天. |
3.少尿(oliguria) |
<400~500c.c./天 |
4.多尿(polyuria) |
>2500c.c./天 |
5.餘尿(residural urine) |
<50c.c. |
6.尿瀦留(urinary retention) |
腎功能正常,尿液蓄積膀胱不易排出。 |
7.頻尿(frequency) |
排尿次數增多。 |
排尿困難(dysuria) |
尿液不易排出,排尿疼痛或不適感。 |
8.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
無法控制排尿,尿液不自主漏出。 |
(1)壓力性(stress) |
腹壓上升時,即排出少50cc尿液 |
(2)急迫性(urgency) |
產生急切尿意感時,馬上不自主的排尿 |
(3)功能性(functional) |
尿道正常,因身心受限而無法到廁所解尿。 |
(4)反射性(reflex) |
當小便達一定量或膀胱過度膨脹,造成不自主的排出尿液。 |
貳、排尿障礙之護理措施
一尿瀦留
(一)評估原因。
(二)鼓勵多喝水,促進排尿反射。(禁止手術後)
(三)誘尿:手術6-8小時,未解小便時應先誘尿
1.隱密環境、聽流水聲、手握冰塊。
2.膀胱部位用熱(須有醫囑)。
3.膀胱按摩→增加腹壓(適合:下運動神經元受損者)
(1)用手順時鐘壓迫恥骨聯合上方。
(2)身體坐著向前傾。
(3)Crede’s method克萊台氏法:雙手沿輸尿管向下按壓。
4.會陰沖洗、溫水坐浴。
5.男性採站姿,女性採坐姿。
(四)排尿訓練
|
尿管訓練 |
膀胱訓練 |
對象 |
長期留置尿管者 |
急迫性失禁者 |
目的 |
恢復膀胱肌肉張力 |
增加膀胱容量 |
方法 |
(1)尿管拔除前24小時夾住尿管。 (2)每2~3小時開放管夾10~15分鐘,有尿意感時應開放管夾。 (3)小便量引流量300~350cc表示正常;若>500 c.c.且無尿意,應縮短開放管夾時間。 |
(1)每30分~2小時協助排尿,約在急迫性尿意感前30分鐘如廁。 (2)有尿意感時,要立即解尿。 (3)鼓勵個案盡量忍住小便,2小時內沒失禁→逐漸將時間延長到3~4小時。 |
注意事項 |
(1)白天液體攝取1500~2500 c.c./天(150~200c.c./時)。 (2)避免 利尿劑。 刺激性飲料,如咖啡、茶葉,減少膀胱刺激。 晚上睡覺時訓練。 (3)餘尿量:解尿量=1:3,且餘尿量<100cc→訓練成功。 |
二尿失禁
|
壓力性 |
急迫性 |
反射性 |
溢出性 |
排尿 |
腹壓上升時 |
有尿意感時 |
有刺激時 |
膀胱過漲時 |
特殊 措施 |
降低腹壓 ↑骨盆底肌肉張力(凱格爾氏運動) |
膀胱訓練 ↑骨盆底肌肉張力(凱格爾氏運動) |
定時刺激反射排尿 |
定時手壓恥骨聯合排尿 |
護理 措施 |
1.減少刺激性飲料,如咖啡、茶葉,減少膀胱刺激。 2.攝取水分至少2000c.c. (150~200cc/時),以預防尿路感染。 3.保持會陰清潔乾燥,勿使用痱子粉。 4.教導做抬腿運動以增加腹肌的力量。 5.預防失禁,按時如廁 (1)每2小時協助規律排尿,起床後立即解尿。 (2)喝水集中在白天,白天不限水。 (3)晚飯後限水,減少夜尿,就寢前排尿一次。 (4)尿意感發生前30分鐘如廁,有尿意時要立刻解尿。 6.急迫性尿失禁可做膀胱訓練,增加膀胱容量。 |
三泌尿道感染(UTI)
(一)每天尿管護理及會沖2次。(on Foley者預防UTI的最好方法)
(二)大量喝水:3000cc/天。
(三)勿憋尿。
(四)性活動前後應排尿,並喝2大杯水。
(五)飲食
1.酸化尿液,例如Vit C、蔓越莓、小紅莓果汁。
2.禁止柑桔類(檸檬、橘子、柳橙、葡萄柚)。
(六)維持個人衛生
1.如廁後由前→後擦。
2.淋浴,非必要時勿坐浴。
3.保持會陰清潔乾燥、穿棉質內褲。
四膀胱治療:膀胱灌洗
(一)方法:外科無菌。
(二)目的
1.清潔膀胱:將膀胱內的異物或膿沖洗出體外。
2.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抑制發炎。
3.維持尿液引流系統通暢、減少血塊形成。
4.用藥治療。
5.訓練膀胱功能。
(三)膀胱灌洗種類
|
小量 (簡易) |
大量 (連續性;潮氏引流) |
尿管號碼 |
14~18Fr.;泌尿道出血可使用18 Fr.以上 |
|
尿管種類 |
二路 |
三路 |
氣囊固定 |
一般:5~10cc;壓迫止血:20~30cc。 |
|
液溫 |
100-105℉(37.8-41℃),接近體溫;若BPH術後常以冰的N/S,因其可以止血。 |
|
灌洗量 |
用50cc空針每次30-50cc來回灌洗 |
總量:1000~5000cc,每次灌入不超過300cc。 出血量多:1000cc/15~18分 出血量少:1000cc/2~4小時(60-120滴/分) |
高度 |
- |
75~90公分 |
(四)注意事項:
1.溶液種類:Normal Saline(最常用)。
2.灌洗總量:總量通常在1000-5000 c.c.;一次灌入約為50-100 c.c.,每次以不超過300c.c.為原則,否則易使膀胱收縮(約250cc時會有輕微尿意感)。
3.利用虹吸原理,將灌入液體引流出來,可將腰部墊高促進引流。
4.注意預防空氣進入、尿管阻塞(液體未完全回流)引起脹痛。
5.灌洗溶液及管路每天更換ㄧ次。
6.禁忌:急性膀胱炎、尿道炎。
參、導尿
一導管大小:女性14~16 Fr、男性16~18 Fr。
二單次導尿法
(一)外科無菌技術
(二)會陰消毒與清潔:上→下到肛門區,禁止來回擦
1.會沖:中間→小陰唇→大陰唇。
2.消毒:遠側小陰唇→近側小陰唇→尿道口。
(三)姿勢:女性→採屈膝仰臥;男性→仰臥,舉高60-90度。
(四)無菌水性油潤滑:女性→2~3吋,男性→6~8吋;BPH者以2% Xylocain Jelly潤滑。
(五)導出量:不可超過500c.c./次,防膀胱壓力迅速降低。
三存留導尿法
(一)水球:
1.用蒸餾水或N/S 5~10c.c.。
2.固定方法
(1)將尿管往外拉到卡住後→往內推回2公分(↓尿意感)。
(2)位置
女性:大腿內側。
男性:下腹部或大腿前。
(3)若疼痛表示水球卡在尿道頸,需將水球的水抽出,往內推0.5吋。
(二)有持續尿意
1.尿管阻塞:可輕輕擠壓尿管保持通暢、多喝水。
2.水球卡刺激內括約肌:將尿管氣囊內液體抽出少許,再往內推0.5吋。
(三)蓄尿袋掛在低於膀胱的床架上,防逆行性感染,常見大腸桿菌(E. coli)感染。
(四)留置尿管注意事項
1.水分>3000 c.c./天,尿量>2000cc/天。
2.Vit C酸化尿液。
3.防逆行性感染
(1)尿袋要在膀胱下保持通暢。
(2)蓄尿袋開口應隨時關閉。
(3)尿袋內尿量<1/2-2/3。
(4)每8小時或滿1000 c.c.時應排空。
4.更換尿管及蓄尿袋
(1)每週更換一次。
(2)有沉澱物、結晶、臭味、尿管污染時,須立即更換的情況。
5.↓感染
(1)會陰護理兩次/天(至少一次)
(2)尿管護理一次/天:以Aq-BI環狀消毒Foley 4~6吋。
肆、排便生理機轉
一質塊運動(大蠕動)
(一)時間:發生在進餐後30分鐘,如服用早餐後會想排便。副交感神經興奮→橫結腸中段強烈收縮,使糞便快速推向乙狀結腸、直腸→直腸排便反射。
(二)原因:
1.胃結腸反射:食物進入胃內,使胃擴張後所引發。
2.十二指腸結腸反射:食物進入腸胃道後(十二指腸)所引發。
二排便反射
(一)排便中樞:S2-S4。
(二)大腦皮質:控制外括約肌鬆弛→排便。
(三)自主神經支配(反射)
1.交感神經:結腸、直腸無作用,內括約肌(平滑肌)收縮。
2.副交感神經:結腸、直腸收縮,內括約肌(平滑肌)擴張。
(四)排便時
當糞便或空氣進入直腸,使直腸壁擴張,當直腸內壓力達50~55mmHg時,便會引起直腸排便反射→刺激排便中樞S2-S4→副交感神經興奮→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收縮、肛門內括約肌鬆弛、產生排便感覺;當直腸內壓力達55mmHg時,肛門內外括約肌都會鬆弛。此時藉由聲門緊閉、腹肌收縮、橫膈下降使腹壓上升,而將糞便排出體外;但若此時非排便時機,則可由意志讓外括約肌收縮,延緩排變動作。
三影響排便的因素
(一)藥物
1.易引起便秘的藥物:(1)止痛劑(2)長期使用瀉藥或灌腸(3)含鋁制酸劑Al(OH)3(4)鐵劑(5)鋇劑。
2.易造成腹瀉的藥物:(1)抗生素(2)含鎂制酸劑MgO。
(二)高纖維、產氣食物,促進腸蠕動。
(三)液體攝入太少→便秘。
(四)長期臥床,導致腹肌與骨盆肌軟弱無力→便秘。
(五)情緒緊張、焦慮或害怕
1.副交感神經的衝動→腹瀉及脹氣。
2.減少腸蠕動→便秘。
伍、常見的排便問題
1.便秘 |
|
特徵 |
排出乾而硬的大便 |
措施 |
1.首先評估平日排便習慣。 2.護理指導 (1)飲食增加適量纖維,黑棗、小紅苺汁可以刺激蠕動。 (2)充足的水份2000~2500cc/天。 (3)充足的運動→↑腹肌和骨盆腔肌肉張力及腸蠕動。 (4)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鼓勵早餐後在胃結腸反射刺激時排便。 (5)適當姿勢及按摩 蹲姿、高坐臥。 身體前傾、順時鐘按摩→↑腹壓。 |
3.腹瀉 |
|
特徵 |
腸蠕動快、腹痛 |
措施 |
1.目標:↓腸蠕動、預防體液及電解質不平衡。 2.補充含鈉鉀的食物、攝取足量水。(要優先處理) 3.低渣飲食、↓食物攝取→↓蠕動。 4.肛門皮膚塗氧化鋅或凡士林。 |
陸、灌腸注意事項
|
大量 |
小量 |
目的 |
下腸道手術前準備 |
潤滑及軟化糞便、給藥、供給營養 |
溶液量 |
成人:500~1000ml 小孩:250~500ml 嬰兒:120ml |
<240ml |
保留 |
5-10分(非保留) |
30分或更久(保留),依目的而定 |
溫度 |
105-110℉(41-43℃) |
100-105℉(38-41℃) |
高度 |
成人:18-24吋(45-60cm) 小孩:15-18吋(40-45cm) |
6-8吋(15-20cm) |
肛管 |
成人:22-24Fr 小孩:14-18Fr |
成人:18-22Fr |
潤滑 |
5-10公分(梵士林) |
|
深度 |
成人:3-4吋(10cm);小孩:2-3吋(5cm);嬰兒:1-1.5吋 |
|
注意事項 |
1.姿勢 (1)左側臥式:一般人。(藉重力→流得順暢) (2)俯臥並墊高臀部或屈膝仰臥式:無法左側臥者,如臨產產婦、長期插尿管、髖關節受傷和無法控制肛門括約肌者。 (3)膝胸臥式:腸阻塞。 2.溫度 (1)太高:損傷腸黏膜、腸蠕動增加、腹腔血管擴張、暈厥。 (2)太低:肛門肌肉收縮痙攣。 3.插肛管時,請病人深呼吸、說「啊」或與病人交談轉移注意力。 4.有任何不舒服,立刻停止或減慢流速,先觀察不要立刻拔出肛管。 5.灌腸高度由液面上到肛門的垂直距離計算。 6.禁忌:不明原因的腹痛(急性闌尾炎)、安胎者、嚴重痔瘡、直腸肛門狹窄或潰瘍、IICP、完全性腸阻塞。 |
柒、灌腸種類
一小量保留灌腸
種類 |
目的 |
注意事項 |
鋇劑灌腸 |
協助診斷 |
1.硫酸鋇溶液 (1)量500~1500cc。 (2)不被黏膜吸收。 (3)Χ光無法穿透。 2.前晚給予瀉劑,午夜後NPO。 3.當日做清潔灌腸。 4.執行後鼓勵多喝水、活動、高纖維,觀察白色糞便排出。 |
甘油灌腸 |
軟化大便 |
1.甘油溶液 (1)甘油:水為1:1。 (2)量90-180cc。 (3)溫度41-43℃。 2.最好保留30分,一般保留至少5-10分。 |
其他: (1)安撫灌腸:澱粉5gm+冷水20 cc溶液 (2)興奮灌腸:咖啡50.c.c+白蘭地60c.c.+生理食鹽水60c.c. (3)鎮靜灌腸:氯醛、水合三氯乙醛 (4)營養灌腸:葡萄糖、鹽類、蛋白質 |
二非保留灌腸
種類 |
目的 |
注意事項 |
清潔 |
1.軟化大便 2.手術及下腸道檢查前的腸道清潔
|
1.0.2%肥皂水(S.S enema): (1)10%肥皂凍20 cc+水成1000 cc。 (2)2%肥皂凍100 cc+水成1000 cc。 (3)先加水再加肥皂凍。 2.清水:易水中毒,肥皂水具刺激性,皆不宜重覆使用。 3.N/S:最常用,可以重複使用。 4.盡量忍住5-10分鐘,使大便軟化。 |
結腸灌洗 |
清潔腸道 |
1.速度100-150cc/分(18-24吋)。 2.時間10-15分鐘/次。 3.可先做清潔灌腸→N/S重複灌洗。 4.直到回流清澈為止。 |
驅風 |
↓脹氣,促腸蠕動 |
1.123(M.G.W.)enema (1)50%硫酸鎂(MgSO4)30cc:把組織液吸出稀釋大便。 (2)甘油(Glycerine)60cc:促進排泄。 (3)清水(Water)90cc。 2.保留15-30分 |
延伸閱讀
第十五章 排泄的需要 練習題https://n220577775.pixnet.net/blog/category/438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