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燒傷及皮膚疾病

請尊重著作權,抄襲從事營利行為者追究法律責任

壹、燒傷

一燒傷評估

()深度

深度

部分皮層

表淺性

深層性

第一度

第二度

表皮

淺二度:1/3真皮

深二度:深層真皮

原因

曬傷、燙傷

浸在熱水中

臨床表徵

1.紅、腫、熱、痛

2.皮膚乾燥,受壓後變蒼白

1.水泡。

2.劇烈疼痛

3.皮膚潮濕、有血清分泌物

1.大水泡,汗腺、毛囊完整。

2.較不疼痛

3.局部水腫、表面閃亮、潮濕而無彈性

癒合

可自行癒合

7-10天,不會結疤痕。

10-14天,少有疤痕

21-28天,會有疤痕。

植皮

作暫時性植皮

         

 

()

深度

全皮層

第三度

第四度

皮下脂肪

肌肉骨骼

原因

火焰燒傷、化學強酸鹼

高壓電燒傷

臨床表徵

1.傷口上有焦痂,無水泡,皮膚乾燥,狀似皮革樣,顏色為、黑、棕、紅

2.受壓不會變白,水腫、組織壞死、脂肪露出。

3.傷口沒有痛覺、但傷口周圍仍有痛覺

1.重度燒傷

2.傷口焦痂如炭,失去痛覺。

3.外觀只有焦黑的電流入口及出口,並無大面積燒燙傷→無法由外觀評估受傷程度

4.受傷嚴重度

(1)交流電>直流電

(2)阻力越大的組織受傷越嚴重:骨骼>脂肪肌腱皮膚>肌肉>血管和神經

(3)接觸時間越長及強度越強,受傷情形越嚴重。

癒合

不能自行癒合

會有疤痕

植皮

植皮

植皮、擴創術、截肢。

 

()面積:九法則Rule of Nine

部位

百分比

其他

1.頭、頸部

9%

2.上肢各

9%

1.上臂佔4.5%

2.前臂佔4.5%

3.背側佔4.5%

4.前面或後面佔4.5%

3.下肢各

18%

1.大腿佔9%

2.小腿佔9%

3.大腿及小腿的前面或後面佔4.5%

4.前胸及腹部

18%

1.前胸佔9%

2.腹部佔9%

3.右或左下腹佔4.5%

5.後背

18%

6.會陰

1%

 

 

 

嚴重度的分類:依據深度、面積、部位及年齡

分類

輕度

中度

重度

二度

1.成人面積

15%

15~25%

25%

2.兒童面積

10%

10~20%

20%

三度

1.成人面積

2%

2~10%

10%

 

 

 

1.包括臉、眼、耳、手、腳、會陰等處燒傷。

2.年齡2歲或60(預後差)

3.其他:吸入性損傷、電擊併發骨折、有慢性病。

 

燒傷之生理變化

()原因:血管通透性改變(最早的心血管變化)、由傷口流失→體液、電解質不平衡。

()分期

分期

時間

實驗室發現

臨床表徵

休克期

(血管通透性↑→水泡及水腫、低血容性休克、液體容積缺失)

燒傷後48小時內

 

1.血鉀↑細胞受損)。

2.Hct(被濃縮)。

3.血鈉↓、血氯↓、重碳酸鹽↓蛋白質↓。

4.BUNCr

5.PaO2PaCO2↑、乳酸↑

1.C.O.↓、CVP

2.血壓↓、HR

3.尿少腎衰竭

4.水腫(24小時最嚴重,面積>15~20%→全身水腫)

5.代謝性酸中毒

 

利尿期

(組織液體回到血管內→血容)

燒傷後48-72小時到第5

1.血鉀↓(利尿排鉀)。

2.Hct(被稀釋)。

3.血鈉↓、血氯↓、重碳酸鹽↓、蛋白質↓。

1.尿多(比重↓)

2.肺水腫

3.壓力性潰瘍(克林氏潰瘍)

 

 

()主要合併症

身體系統

合併症

1.呼吸

(1)上呼吸道阻塞(∵吸入)

(2)氣體交換障礙(火災現場主要死因)

2.心血管

(1)CO↓→低血容性休克(休克期)

(2)血容積過量(利尿期)→心衰竭、肺水腫。

(3)敗血症(主要死因)

3.腎臟

(1)休克期

a.腎血流↓GFR少尿、尿比重↑急性腎衰竭(所以,需補充大量水分)

b.組織破壞釋出大量肌球蛋白沉積於腎小管→急性腎小管壞死→紅黑色尿液。

c.腎功能↓→HCO3-排出↑→代謝性酸中毒

(2)利尿期

48~72小時後,體液由組織間隙回到血管→腎血流↑。

4.腸胃道

(1)麻痺性腸阻塞(因初期低血鉀及血流少)

(2)克林氏潰瘍出血性胃炎

(3)胃擴張(∵血流少)

5.神經

交感神經↑→Cortisol↑→醣質新生→血醣↑及酮酸↑。

6.免疫

因血管通透性↑→免疫球蛋白流失。

 

四治療與護理

()緊急處理(送醫過程):→脫→(浸泡冷水15)→蓋→送。

()維持呼吸道通暢(首要措施)

1.呼吸道阻塞是火災現場主要死因,燒傷病人應立即評估有無呼吸道吸入性損傷

2.吸入性損傷的表徵鼻毛焦黑、嘴唇紅腫、聲音沙啞。

3.處理

(1)插管治療:面、頸部燒傷出現呼吸困難時(吸入性灼傷),要立即插管維持呼吸道通暢

(2)藥物:支氣管擴張劑。

(3)吸治療:O2意識不清及噁心嘔吐時,要懷疑一氧化碳中毒

(4)焦痂切開術

a.原因:乾硬的環形焦痂,無法疏解燒傷後組織水腫的壓力→往內壓迫血管→遠端血流↓→缺血、缺氧→組織壞死。

b.目的:使水腫的皮下組織可以擴張

c.適用:環形燒傷

 

頸部、胸部環狀燒傷

四肢環狀燒傷

影響

容易影響呼吸

容易發生腔室症候群

目的

減少壓迫呼吸

減少壓迫血循及減除焦痂下方的水腫

注意事項

(a)全皮層燒傷已喪失感覺,無需麻醉;但焦痂下組織仍會出血及疼痛,需止血與止痛。

(b)切開後的傷口以抗菌劑敷料包紮,防感染。

(c)若焦痂切開術後仍無法改善組織灌流→執行筋膜切開術

 

()維持水分和電解質平衡(休克期最優先的護理重點)

1.液體容積足夠的指標:BP90mmHgPR120/MinCVP4–12cmH2O、尿量30~50cc/hr(30cc/h,是最重要指標)、尿比重1.010-1.030、意識及定向感清楚

2.輸液量之計算公式:考慮燒傷範圍及體重

公式

第一個24小時

注意事項

伊文斯公式

 

1.膠質溶液:1cc/Kg/BSA

2.N/S:1 cc/Kg/ BSA

3.5%葡萄糖:2000 cc

1.伊文斯和布魯克公式,當TBSA50%,以50%計算

2.124小時,最多只給10000 cc /

3.最初8小時給1/2→下個8小時1/4→最後8小時1/4

4. L/R可以矯正低血鉀

布魯克公式

 

1.L/R1.5 cc/Kg/ BSA

2.膠質溶液:0.5cc/Kg/ BSA

3.5%葡萄糖:2000 cc

帕克蘭公式

巴克斯特公式

L/R4 cc/Kg/ BSA

液體補充的最佳選擇是L/R

()止痛:若無法口服則用Morphine靜脈注射因為水腫→IM無法吸收。

 

()傷口護理

1.藥物

藥物

效果

特性

1.0.5% Silver Nitrate

G(+)

有效

1.Na↓、Cl↓、K↓、Ca

2.遇光會變黑可逆

2.10% Sulfamylon

Mafenide acetate

廣效性、G()都有效

1.滲透性最強,可預防痂皮內感染。

2.燒酌感→5-10分鐘後傷口疼痛

3.造成代謝性酸中毒和呼吸過速

3.1% Silver sulfadiazing

Silvadene

1.傷口變灰綠色

2.造成核黃疸、WBC

3.禁止:孕婦、新生兒、磺胺類過敏

4.Betadine

1.焦痂易乾硬。

2.可能延遲傷口上皮化

5.Neomycin/

Gentamycin

G(-)

有效

1.常用來塗擦臉部傷口

2.長期會造成聽覺及腎臟損傷

2.水療

(1)優點:減少傷口細菌及減少感染軟化焦痂利於關節活動去除藥劑及敷料去除壞死組織以做為植皮前準備。

(2)缺點:體液及電解質流失、體熱喪失交互感染疼痛

(3)注意事項

a.水溫:100℉(35–37℃),近體溫

b.室溫:80–85℉26.6–29.4℃),偏高→保暖

c.止痛:水療前15-30分鐘由靜脈給止痛藥

d.時間:不可以超過30分鐘,↓體熱及電解質流失

e.水中可加入食鹽防低血鈉(鈉流失)、可加入Aq-βI(3-5ppm)防交互感染及抑制細菌

f.水療後:注意保暖(使用烤燈及喝熱飲)補充鹽水前後測體重(觀察水份流失情形)以抗菌劑清洗水槽(↓交互感染)。

3.皮膚移植:決定是否植皮的主要因素是燒傷的深度、面積

(1)比較暫時性和永久性植皮

種類

暫時性

永久性

適合

適合2°燒傷

適合3°燒傷

來源

異體

自體

種類

1.異體移植:豬皮(最常使用,每2-5天更換一次)

2.同種移植:屍體皮膚。

1.游離植皮(Free Graft)

(1)半皮層植皮(S.T.S.G.)最常用

(2)全皮層植皮(F.T.S.G.)具美容效果

2.皮瓣植皮(Skin Flaps):包括三層皮膚組織,或肌肉、骨骼及血管

       

 

(2)比較分層皮膚移植與全層皮膚移植

 

分層皮膚移植(STSG)

全層皮膚移植(FTSG)

移植

組織

表皮及部分真皮

表皮及全部真皮

(包括毛囊及汗腺,移植後接近正常皮膚)

優點

1.補皮處較容易接受補皮,成功率高

2.取皮處病癒快速

3.取皮處可再次使用

1.關節有較大的活動度

2.重建的組織較柔軟

3.外觀上較平整

4.較少顏色上的差異

5.可有毛髮的生長

缺點

1.補皮較易破裂(∵薄)

2.易產生組織增生、疤痕

取皮處需較長時間才癒合

(3)植皮成功條件:受皮區有充分血管形成、移植物必須完全接觸受皮區、移植物及移植部位需固定不動受皮區沒有感染

(4)受皮區(植皮區)護理

a.使用沙袋確保固定不動,用加壓的敷料加壓固定3-5天,過程中不可換藥;而且避免按摩及移動。

b.預防水腫:移植部位抬高24-48小時

c.評估是否有出血,以防移植皮膚無法成功黏合

d.補充高蛋白、高維他命C及水。

e.保護植皮部位免受日照

(5)供皮區護理

a.以網狀紗布塗上凡士林、Furacin覆蓋,持續使用12~14,直到傷口完全癒合。

b.取皮後至少壓迫4~6小時,以減少滲血以壓迫性敷料或彈繃適當加壓固定,24~48小時後移除

c.使用烤燈保持傷口乾燥、↑血循→↑癒合

d.減少疼痛,必要時換藥前給止痛劑iv

e.傷口癒合後,局部塗冷霜減少乾燥搔癢

(6)預防關節攣縮(原因:彎曲、不動)關節保持伸直(使用副木支持)及外展做關節ROM鼓勵早期下床執行日常生活活動。

(7)彈性

a.目的:施壓於未成熟的疤痕上,以壓力使局部缺血、缺氧而減少疤痕增生

b.注意事項

(a)壓力維持在10~30 mmHg因各部位壓力不同,彈性衣須量身訂製

(b)每天穿方能有療效,除了沐浴及傷口護理外,運動、睡覺都應24小時持續穿,初期可採漸進方式延長穿著時間。

(c)洗澡、游泳時可以取下,但不超過30

(d)彈性衣穿著愈早開始愈好在疤痕增生活躍但尚未完全成熟時期開始使用

(e)彈性衣須要穿至疤痕完全成熟時才可停止,使用時間6~24個月

(f)睡覺及休息時,應抬高肢體→避免腫脹。

(g)若有麻木→太緊,若能伸入一指→太鬆,應通知醫師作調整。

(h)彈性衣不可放入洗衣機清洗

 

貳、常見皮膚病變

一寄生蟲感染:疥瘡(Scabies)

()前言

1.蟹狀疥蟲(寄生蟲)感染引起,雌蟲於皮膚處製造隧道而產卵

2.傳染途徑:皮膚、床單及衣服直接接觸

3.疥蟲離開人體後約2星期才會死亡,使用過的床單,在2週內具有傳染力

()症狀:接觸疥蟲後,4才會出現感染症狀。

1.癢,尤其是睡眠時(因溫暖時候疥蟲活動力強)

2.好發於手指間、手肘、腋下或腹股溝等皺褶處,出現直線或S(波狀)的黑細線隧道,病灶通常分佈於頸部以下(嬰幼兒可發生於頭頸部)

()診斷:利用患處刮除的皮屑,在顯微鏡下觀察

()護理

1.減輕搔癢:維持環境涼快每天用熱水及肥皂徹底清潔全身皮膚

2.預防傳染

(1)家庭或團體生活的人,一定要同時治療

(2)↓直接接觸,N應使用隔離衣及戴手套,採集中護理

(3)塗抹疥蟲藥膏:自頸部以下到腳底都要塗抹、2歲以下的幼童要全身塗抹(包括頭部。)

(4)衣服、床單、用具的處理:用60℃熱水燙過10分鐘、用電熨斗燙過(尤其是車縫處)、烘乾機鐘烘烤至少5分鐘、靜置2星期以上(疥蟲會自然死亡)

 

細菌感染:蜂窩組織炎、丹毒

()高危險群:免疫力降低(老人、小孩、糖尿病病人、壓力大)、接受免疫抑制劑(類固醇治療者)

()種類及處置

類別

致病菌

臨床表徵

治療及護理措施

蜂窩組織炎

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最常見化膿性鏈球菌

1.真皮和皮下組織化膿性炎症反應。

2.大片界線不明顯、浸潤性紅腫、觸痛

3.嚴重者會肢體壞死,甚至造成敗血症

1.使用全身性抗生素7~10

2.在患部冷敷

3.多臥床休息,病灶肢體宜儘量少活動

4.喝水

5.接觸傷口要洗手

6.膿瘍→切開術或清瘡處理

丹毒

Aβ型溶血性鏈球菌

1.急性、淺層真皮和淋巴結的炎症反應。

2.大片界線分明之紅斑、水疱、壓痛。

     

                

三病毒感染:

()高危險群:老人、免疫力低下者(壓力大、接受免疫抑制劑、過度曬太陽)疱疹病毒潛伏在神經節內,在個案抵抗力弱時重覆發作

()種類及處置

類別

帶狀

(俗稱「皮蛇」)

單純性疱疹

口部

生殖器疱疹

病因

帶狀水痘病毒 (水痘的病毒)傳染力不強

單純性疱疹病毒(Ⅰ型)

單純性疱疹病毒(Ⅱ型)

接觸感染

接觸感染

(接觸唾液)

接觸感染

(性交)

臨床表徵

發燒、淋巴腺腫、水疱、疼痛。

1.神經痛及癢:發疹前沿著單側感覺神經出現劇痛→發疹後消失

2.皮膚發疹:紅疹和水疱(帶狀群集),常發生於胸部部及臉部(三叉神經)沿著單側腦或脊神經出現紅疹→結痂→痊癒。

1.部以上部位(臉和口腔)口角炎。

2.常見於1~5歲嬰幼兒

1.生殖系統,出現凸起的小紅點

 

治療及

護理措施

重點在止痛及避免合併症

1.口服Acyclovir (早期使用效果好)抑制病毒擴散,連續5天大量使用,有機會根治

2.塗擦75%酒精,使病變處乾燥

3.水楊酸鹽類:緩解疼痛。

4.抗生素:併發感染時使用(對病毒無效)

5.類固醇藥膏→↓神經痛

6.未患過水痘者,應避免接觸病患→防感染水痘。

1.維持皮膚完整性。

(1)避免過燙、刺激性食物

(2)避免不透氣褲子。

(3)口腔護理

2.預防接觸感染

(1)避免共用毛巾、唇膏

(2)生殖器疱疹發病後710天避免與他人親密性接觸

1.減輕疼痛:敷止痛,冷水泡20

2.衛教

(1)接觸病灶前後均須洗手或戴手套。

(2)避免擠壓水疱

(3)避免接觸免疫力低的人

3.多休息,去除壓力。

4.避免陽光照射,使用防曬油預防復發

5.攝取高蛋白質飲食→增加免疫力

 

四過敏性皮膚炎

疾病

病  因

症  狀

接觸性皮膚炎

接觸金屬複合物引起,屬第Ⅳ型遲發型過敏反應

紅斑水腫、癢。

異位性皮膚炎

具遺傳、有過敏史的人屬第Ⅰ型立即性過敏反應

1.潮紅、丘疹、水腫、

2.常侵犯手肘前

1.抗組織胺(皮膚測試前至少48小時應停用)、類固醇、止癢劑。

2.冷敷可炎症反應

3.避免使用肥皂及泡熱水澡;注重保濕,塗抹皮膚保濕乳液

4.避免:刺激性(咖啡、茶)含組織胺(海產類、蛋白)的食物

                            

惡性腫瘤

 ()原因:日曬引起DNA突變、放射線刺激、接觸工業致癌物(焦油)陳舊的燒傷疤痕色性乾皮病、使用免疫抑制劑、遺傳(例如黑人少罹患皮膚癌)皮膚黑色素↓(淺色皮膚)

()種類

 

臨 床 表 徵

護 理 措 施

基底細胞癌

上皮癌,最常見,生長慢、無轉移。

1.避免直接照射陽光

2.使用防曬乳液,長時間暴露於強烈陽光時,應重新再塗抹

3.陰天也要採防曬措施

4.痣的外觀改變(惡性黑色素癌的外觀ABCDE),要就醫

(1)A(Asymmetry)形狀不對稱

(2)B(Border)不規則

(3)C(Color)顏色深淺不一致

(4)D(Diameter)大小直徑>6cm

(5)E(Elevation)隆起。

(6)其他:出血、結痂、潰瘍、疼痛、搔癢

鱗狀細胞癌

表皮樣癌,生長快,由血液和淋巴轉移

惡性黑色素癌

轉移迅速且致死率高

                                                                                                     

文章標籤

凌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