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環境治療 重點整理

請尊重著作權,抄襲從事營利行為者追究法律責任

壹、概念架構

環境治療的理論架構:社會學習理論

視人為開放系統,相信每個人對環境均有影響力,因此環境中的人、事、物均被認為具有治療的潛力,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治療的原動力,發揮幫助他人的潛能;病人可藉由所賦予的責任感、分享的權力(民主化)、社交互動與學習、正向的期望及團體或個人的影響力,而引發使用更適當的行為反應;環境治療提供人道性、可接受性的環境,以增加病人的福祉。

 

環境治療的基本原則

()提供治療性的硬體環境

兼具人性化、家庭化與社會化,例如:公共電話、採光以及傢俱的安排等。

()提供個別化的治療活動

環境的安排能符合病人的需要,活動設計與病人的年齡、教育、文化背景與外界建立關係的能力相符合

()提供自治自主的機會

鼓勵病人主動參與活動,避免病人依賴與退化。包括:所有決策都尊重民主過程,活動及照顧計畫盡可能讓病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聯繫病患的家庭

使病人與家人有更適應的相處方式。

()連結社區資源

使病人不與社區脫節,活動設計包括社區活動,例如:購物、郊遊野餐、市場買菜、上館子等,可以協助病人發展社交技巧

()人性化的精神醫療團隊。

()開放性的溝通

 

貳、環境治療的臨床運用

治療性環境的特點

()不受自己或他人衝動的傷害,避開先前環境引發的焦慮來源,且免於承受目前能力無法做決策的壓力

()尊重其個別性,接受病人的需要及建議,視其行為為一種表達方式。

()給予最少的必要限制,提供最大的自由選擇

()提供執行新行為的情境及機會

()環境治療除了硬體的有形物理環境之外,亦包含醫療行為情境的人際互動及病房治療活動兩部分

 

環境治療的臨床運用

()硬體設計。

()治療性活動設計(醫療行為情境),舉例說明:

1.病房規則:可提供病人明確的病房規則

2.病房生活討論會

由單位中全體病人和工作人員一起開會,包括:澄清或討論病房規則、檢視病房內人際關係的問題、討論病房內日常生活細節或計畫活動

3.病人自治會議

由病人自己組成自治會,注重討論環境中生活的議題,工作人員作為諮詢的角色,其功能有:作為病患與工作人員溝通管道、促使病人參與病房的管理,學習擔負責任及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4.懷舊團體(見第16章,老人精神護理)

 

治療性氣氛與態度治療

()治療性氣氛

工作人員及各病人之間相處氣氛也是「環境」的一部份,治療者應當病人的角色模範,溝通方式表達出溫馨、鼓勵的正向氣氛,都具有治療功能

()態度治療

態度種類

使用原則

適用疾患

主動友善

工作人員主動的對病人表示關心,並與其互動。

憂鬱、退縮。

被動友善

等病人採取行動後才與病人發生互動。

妄想、多疑、敏感,不信賴者。

就事論事

對不合理的行為,避免出現情緒上的反應或保證。

操縱性行為、狂躁、反抗社會規範者。

監督型態度

視病人情況與需要,給予密切的觀察。

新入院或自殺意念者

溫和肯定態度

以直接、明確、平穩的態度表明規範。

操縱性行為、反抗社會規範者、。

 

參、環境治療在住院精神病人的應用

個案

治療目標

兒童及青少年

1.提供生理與心理的安全,改變與控制行為,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

2.促進生長發展及熟練發展任務,提供社會化,增加現實感與自我功能

3.減輕精神疾病的影響,培養安排及執行日常生活的功能

躁症病人

1.控制過動行為。

2.減低環境刺激

3.防止病人自傷或傷害他人。

4.預防破壞自己或他人財務。

5.失控將構成危險時,進入保護室解除失控行為

憂鬱症

防止自殺,需密切觀察

 

文章標籤

凌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