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論(管理理論) 重點整理
請尊重著作權,抄襲並從事營利行為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一護理管理:季麗絲(Gillies D.A.),用系統理論說明護理管理過程。
二行政理論與護理應用
(一)傳統理論時期(1887-1930)(古典理論時期):將員工當機械管理
|
科學管理理論 |
管理程序學派 |
層級結構模式(官僚模式)理論 |
代表 |
泰勒(Taylor,F.,1856~1917),科學管理之父。 |
費堯(Fayol,H.,1891~1925),管理程序學之父。 |
韋柏(Weber,Max,1864~1920),組織理論之父。 |
理 論 重 點 |
2.運用時間及動作的研究,以找出最有效率的方法來完成任務。 3.管理階層與工人均應有相等的分工和相等的責任;凡宜由管理階層承擔的部份,應由管理階層承擔。 |
1.管理由五種成份構成,包括:規劃、組織、命令、協調及控制。 2.重視14項管理原則。
|
2.一切業務依照法令規章行之。 3.嚴格的獎懲制度。 |
護 理 應 用 |
技術標準化。 |
行政業務、護理部政策、員工升遷、獎懲、輪班制度。(應用在員工管理上) |
護理法規、護理倫理、護理部的政策及組織架構、各種病情的護理常規、入院通知單、手術治療同意書、護理工作人員的考核制度等。(應用在規章上) |
(二)修正理論時期(1931-1960)(人際關係學派):重視人性化管理,強調心理因素及人際關係。
|
行為科學學派 |
||
|
需要層次論 |
X、Y理論 |
霍桑實驗 |
代表 |
馬斯洛(Maslow) 人本心理學之父 |
麥克葛羅格 (McGregor,) |
梅育(Mayo) |
重
點 |
1.需要之層次: 生理à安全感à愛與歸屬感à自尊心à成就感。 2.需要由低而高,循序漸進。
|
1.X理論:悲觀主義,近似荀子主張「人性本惡」。 a.人生性厭惡工作。 b.人都需嚴格管制。 c.人樂於為人所督導,躲避責任,未具雄心。 d.部屬對財物的興趣大於個人工作的成就。 2.Y理論:樂觀主義,近似孟子主張「人性本善」。 a.人天生喜歡工作。 b.人都會自動自發。 c.工作績效是一種自我鼓勵、自我滿足。 d.人會去接受職責,且會積極去尋求。 e.人都具備著解決問題的智力。 f.人的潛能並未充份的利用。 |
研究工人行為與工作效果之關係。(人際關係、心理因素會影響工作表現)
|
應 用 |
1.著重激勵及「人」的研究。 |
1.強調激勵、獎勵多於懲罰。 2.護理部制定各種規定→X理論。 3.目標管理→Y理論。 |
氣氛áà士氣áà生產力á |
(三)新進發展理論時期(1961~現今):將管理理論整合。
|
系統觀念學派 |
權變理論 |
Z理論 |
代表 |
- |
摩斯與洛斯奇 |
大內(Ouchi) |
重
點 |
1.組織應為一開放系統,開放系統保持動態的平衡。 2.組織本身為「系統」,各個部門稱為次級系統。例:醫院為系統;護理部為次系統。 3.組織之活動分為四大類: a.輸入活動:原料、資金、薪水、儀器、理論、政策。 b.轉換活動:如在職教育、幹部訓練、員工的成長與發展、執行護理計劃及護理過程、進行研究、工作分配。 c.輸出活動:如決策執行後的效應及結果、病人情況改善、員工知識技能增加、出版研究報告。 d.回饋活動。 |
沒有一套絕對的組織原則, 強調權變及變通的重要。 |
1.集體參與式與人性管理決策。 2.互相坦白、彼此信任。 3.重新建立健全完整的人際關係。 4.集體價值觀。 5.主管與員工為一整體長久關係。 |
應
用 |
1.輸入(Input):收集資料、評估。 2.轉換過程:擬定護理診斷及護理計劃和目標、執行護理計劃。 3.輸出:減少患者的疼痛、避免合併症。(護理照顧後的結果) |
強調把工作、組織和人作最佳配合。 |
病房採用護理品管圈(員工共同參與決策,分小組推動品質管制)、全方位品質管理。 |
三其他管理理論
(一) 李克特(Lekert)系統:為提高企業長期績效應採系統4 (system 4) 民主參與,所根據的人性假設與Y理論相同。
(二)L理論:主張人都有自己想法,因此只要將工作交給員工去執行即可,不需要任何規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