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十ㄧ章  冷熱運用

請尊重著作權

壹、生理機轉、生理效應

一生理機轉

(一)皮膚上的溫覺接受器

1.冷接受器:真皮上層,比熱的受體多8~10倍,皮膚對冷的刺激較敏感

2.熱接受器:真皮下層,皮膚深層對熱的刺激較為敏感。

3.可忍受的溫度範圍為15~45℃

(二)體溫調節中樞:下視丘。

 

二影響冷熱應用之因素

(一)方法

1.水導熱力比空氣佳27

2.濕冷熱比乾冷熱的效果好溼熱升溫較快,濕冷降溫較快

3.用冷溫度:濕冷>乾冷

4.用熱溫度:濕熱<乾熱

(1)溼熱溫度:最高46℃

(2)乾熱溫度

一般成人:46.1~51.7℃(以不超過52℃為限)

幼兒、老人、循環障礙、瞻望或意識不清者:40.5~46.1℃(宜低於成人建議溫度5℃)

(二)使用冷熱時間以20~30分鐘為限,過長會有反效果(反彈現象)

(三)應用面積越大,影響越顯著

(四)皮膚薄效果好,如頸部、手腕和前臂內側

 

 

冷熱生理效應

反應項目

BMR

對O2的需求

局部血管

擴張

收縮

BP

心臟負擔

血液粘稠度

微血管通透性

炎症反應

加速

阻止

 

貳、冷熱運用的生理效應

遠處效應/交感性反應

冷熱運用於某部位,身體其他部位也會有所反應,只是反應比較緩和、慢,例:右手用熱、血管擴張→左手也會慢慢變熱、血管擴張。

冷熱應用部位的選擇

 

局部使用冷熱部位

引起反射器官

頭、頸、臉、四肢

前額、頸後

鼻黏膜

下腹、腹股溝、大腿內側

骨盆腔器官

 

二溫度的適應性

指對溫度的感受會逐漸減退,即冷熱使用時間↑→敏感度↓

 

反彈現象/續發性效應

(一)冷熱治療達最大治療時間30分或超過溫度範圍15~45℃,開始產生相反的反應

(二)用熱:血管收縮、組織充血、燙傷。

(三)用冷:血管擴張、凍傷、壞死,例如:寒冷中行走→皮膚發紅。

 

參、冷熱應用注意事項

 

用熱

用冷

1.保暖、鎮靜。

2.↑血液循環、↓充血腫脹、↑傷口癒合

3.微血管擴張、血液黏稠度↓

4.加速炎症、促進化膿。

5.關節僵硬、↑活動度。

6.↓肌肉痙攣、減輕疼痛

7.哺餵母乳前的乳房護理

1.降低體溫。

2.↓充血腫脹

3.血管收縮、止血、↓血管通透性

4.抑制炎症反應及阻止化膿。

5.預防壓瘡。

6.↑痛覺的閾值、減輕疼痛

7.↓新陳代謝。

1.炎症反應、受傷24~48小時內

2.不明原因的腹痛

3.發高燒。

4.頭部、顱內壓上升。

5.出血性疾病患者。

6.局部惡性腫瘤

7.金屬移植物

8.孕婦腹

9.睪丸。

1.營養不良、貧血、休克。

2.受傷組織範圍大

3.胃部不適時。

4.雷諾氏症(小動脈嚴重收縮)。

5.關節疼痛僵硬,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SLE。

6.發抖者

7.頭部手術

注意事項

1.避免用冷及用熱:感覺功能喪失、昏迷、末稍循環障礙者、水腫或結痂組織、開放性傷口、嬰幼兒、老年人

2.全身用熱超過1/2到1/3,易造成腦溢血,可於頭部用冰袋,足部放熱水袋

3.降溫者,冷敷須慢慢降溫,病人顫抖就要停止,q15-30分量體溫

4.長期用冷熱時間一般以20-30分為原則,最長為30分,以免發生反彈現象中間停用30-60分鐘,採間歇性使用

5.不宜直接接觸皮膚,需使用布類包裹,若皮膚有狀況→立刻停止

 

肆、熱的應用

一乾熱

(一)熱水袋

1.傳導傳熱,促進保暖。

2.注意事項

(1)水溫

一般115-125℉(約46.1-51.7℃)

昏迷、老人、小孩約105-115℉(40.5-46.1℃),以免燙傷。

(2)水量:1/2~2/3滿

(3)塞緊袋口前,先排空氣

(4)昏迷、老人、小孩以毛毯隔開

(5)q2h換一次水,觀察用熱部位。

(二)紅外線燈及烤燈

1.輻射傳熱

2.適合:會陰裂傷嬰兒紅臀、壓瘡、植皮的供皮區

3.注意事項

(1)不可以塗抹油膏

(2)每5分鐘觀察膚色,正常為潮濕、溫暖、粉紅色

(3)照射距離

紅外線

烤燈

小燈應距離:45-60公分(18~24吋)。

大燈應距離:60-75公分(24~30吋)。

25瓦特:14~18吋

40瓦特:18~24吋

60瓦特:24~30吋

 

二濕熱(直接用熱)

(一)濕熱敷(hot compress)

1.傳導傳熱。

2.目的:血管擴張促進循環、促進引流及傷口癒合、減輕腫脹及疼痛。

3.適合:乳漲者、感染、痙攣、經痛

4.注意事項

(1)每4分鐘更換敷料。

(2)水溫:46-50℃(實際應用41~43℃),循環障礙者最高46℃。

(3)熱敷前先塗凡士林(減少熱傳導、隔離,避免皮膚燙傷)。

(二)溫水坐浴(sitz bath)

1.目的

(1)清潔肛門及會陰區,預防傷口感染。

(2)加速肛門會陰區血循、促進癒合及舒適。

(3)鬆弛骨盆肌肉、減輕充血、痙攣及疼痛(MC痛、痔瘡)

(4)放鬆膀胱括約肌,刺激排尿(尿貯留)。

2.適合:會陰或直腸手術後、痔瘡、產後會陰部腫痛。

3.時間:20-25分鐘;延長會有反彈,骨盆腔大血管擴張→低血壓。

4.水溫

(1)促進血循:40.5-46℃,但41-43℃(105-110℉)較常用。

(2)清潔及促進癒合用:38-40℃(100-105℉)。

5.溶液

(1)10~50%硫酸鎂溶液(MgSO4):有收歛作用。例如:痔瘡患者。

(2)1:4000過錳酸鉀溶液(p.p. solution):消腫防腐。

(3)1:100水溶性優碘:產後會陰傷口消毒

6.注意事項

(1)會陰有傷口者,使用無菌技術,每次解便後先清洗傷口→熱水坐浴。

(2)臀部須完全浸泡於溫水中。

(三)蒸氣吸入

1.目的

(1)減輕喉嚨充血、腫脹疼痛、發炎。

(2)稀釋呼吸道黏液

(3)溫暖濕潤空氣及呼吸道黏膜,緩解黏膜受刺激。

(4)提供藥物,鬆弛支氣管

2.適合

(1)咽喉及甲狀腺切除手術。

(2)痰多且黏稠難咳出。

(3)氣切。

3.注意事項:採慢而深的呼吸。

三溫度運用

意義

溫度

種類

時間

乾熱

46.1-51.7℃(115-125℉)

熱水袋

20~30分

烤燈

15~20分

溼熱

40.5-43℃(105-110℉)

濕熱敷

20~30分

溫水浸泡

10~30分

溫水坐浴

15~20分

溼冷(溫)

27-37

溫水及酒精拭浴

20~30

濕冷

15

濕冷敷

20

冷水浸泡

20~30

乾冷

15

冰枕

20~30分

0℃

冰敷

20~30分

 

伍、冷的應用

一乾冷(間接用冷)

(一)冰枕

1.傳導散熱。

2.適合:體溫38-39℃者。

3.注意事項

(1)裝入冰1/2~2/3滿,另加水少許

(2)將空氣排出,因空氣不利於溫度傳導。

(3)使用冰枕時須包布單,q2h換冰塊。

(二)冰領或冰袋

1.目的:減少出血及疼痛

2.適合:牙齒、扁桃腺、甲狀腺切除後患者。

 

二濕冷(直接用冷)

(一)濕冷敷

1.適合:急性炎症、腫脹或出血

2.注意事項

(1)部位有傷口、眼睛治療,需以無菌技術執行

(2)鼻部出血→先坐著頭向前傾加壓,不要將血吞入

(二)冰敷:濕毛巾包碎冰直接敷在皮膚上。

(三)溫水或酒精拭浴

1.酒精拭浴濃度:30~33%

2.溫度:27-37℃。(一般32℃)

3.注意事項

(1)頭部:置冰袋,減少腦充血。

(2)腳部:置熱水袋,增進舒適。

(3)方法

輕拭(拍),避免摩擦產熱

在皮薄、血管分布較多處可增加拭浴時間。

(4)禁忌

臉部、前胸、心臟部位

年老、幼小的兒童、抵抗力低

血循環障礙。

關節炎者

(5)半小時後,量體溫,以紅色空心圈,以虛線和上次體溫相連。

(6)需有醫囑

 

延伸閱讀

第十ㄧ章  冷熱運用  練習題https://n220577775.pixnet.net/blog/category/4385494

arrow
arrow

    凌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